上海财经大学刘志阳:开拓企业社会创业的蓝海
刘志阳。资料图
位于贵州的丹寨万达旅游小镇,投资13亿元建设,配套建设有四星级酒店、会议中心、锦绣剧场、电影院等,引入丹寨特色的民族手工艺、苗侗美食、苗医苗药等,打造了一站式的苗侗文化体验。
今年即使面临疫情的严峻考验,该小镇的游客依然超2000万人次,带动全县旅游收入超37亿元,帮助1.28万贫困人口增收,创造了万达文旅项目史上首个“投资少见效快”的奇迹。
这是万达集团在履行社会责任吗?
12月19日,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企业公民论坛上,当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学院执行副院长刘志阳口述完这个企业案例后,他的回答是“NO”。
“这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慢慢转变成了公司的社会创业。”刘志阳说,丹寨万达旅游小镇涌现出了新的商业机会,它和企业的战略高度相融。因为小镇体现了万达本身的跨界融合以及构建相关多元化的有效战略。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未过半
这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尚未过半的数据在中国企业公民论坛上被提及。“据我们调查发现,迄今为止只有48%的CEO表示他们在他们的行动中已经开展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已经把可持续发展目标纳入到企业的目标当中。”刘志阳说。
刘志阳援引2020年联合国全球契约20周年进展报告《在行动十年中团结企业》的数据表示,只有17%的受访者要求供应链合作伙伴遵守联合国全球契约的十项原则。
“目前许多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还十分有限,通常从单一的慈善捐款的层面来看待企业社会责任。从公司的盈利中分出一部分来回馈社会,做公益慈善、保护环境等项目。这种观点把企业责任看成是企业的一种‘负担’,使企业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相对立。”刘志阳说。
他分析道,造成这一认识的最关键原因是企业做社会责任过程中,缺乏和企业战略的有机融合,也并没有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或重要机会。
大型企业孵化社会企业
“只有将企业的社会责任跟公司的使命价值观、核心能力、发展战略和价值输出积极相融,企业社会责任才能内化为企业长期的行为。最终依靠什么?依靠于我们对商业机会和企业价值的重新认识。”刘志阳说。
他举了一个来自广东残友基金会的案例。这家基金会创造了“三位一体”的模式,既解决了残障人士的就业问题,又把它变成了可以持续化运营的商业模式,基金会、公益机构、社会企业“三驾马车”共同一起,以社会为导向,商业运行为方式,可持续发展。“这样的模式让企业做好事可以持续。”刘志阳说。
他认为,这就是所谓的“社会创业”,以更加可持续性的,创新性的方式探索、开发满足社会需求机会的过程。厉以宁先生曾经总结:服务于社会利益,采取企业化经营的企业就是社会企业。社会企业有别于非营利组织,有别于商业企业。
刘志阳认为,今天的商业和社会两大领域正在逐步的融合,意味着价值创造过程当中创造的是混合价值,即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这是一片蓝海,面向未来,企业应该开辟这样的新的战场。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